您的位置 : 語樂文學(xué)網(wǎng) > 大道天成 > 楚玄天阿寶小說全章節(jié)免費版與君共享

楚玄天阿寶小說全章節(jié)免費版與君共享

2022-02-05 14:08:13 作者:文羽
  • 大道天成 大道天成

    人界第一高手求著收他做徒弟;諸天神祗排著隊給他送好處;至尊神器乖乖送到他手里;仙子、魔女芳心暗許……這是命運的安排,也是往生大道這條路有進無退!管他仙魔同修,還是三界輪回,我之大道已由天成!

    文羽 狀態(tài):已完結(jié) 類型:玄幻
    立即閱讀

《大道天成》 章節(jié)介紹

文羽的這部小說《大道天成》,故事情節(jié)跌宕起伏,經(jīng)典人物形象真實飽滿,栩栩如生,受到讀者的大力推崇?!洞蟮捞斐伞返?章內(nèi)容簡介:公元1340年,元至元六年。元順帝放逐秦王伯顏,廢除諸項排漢法政。話說東海濱畔,有個百余戶人家的小漁村,叫作白石灘.........

《大道天成》 第1回 狐皮 在線試讀

公元1340年,元至元六年。元順帝放逐秦王伯顏,廢除諸項排漢法政。

話說東海濱畔,有個百余戶人家的小漁村,叫作白石灘。白石灘之名一來源自此處海岸多白色沙石,二也因村內(nèi)以白、石兩姓者居多。追溯北宋昌盛之時,白石兩族遷居至此,后世不斷有途經(jīng)此處,流連不返者,終于形成了如今的漁村。北宋淪陷,此境便歸大金所占,后為大元統(tǒng)轄。概因金元族人不習(xí)水性,故此地雖久在元朝治下,但少有元人侵擾。這里的百姓捕得魚來,在嶗山一帶去換得糧鹽,平祥富庶,頗是一片世外桃源。

白石灘向南不足十里,那便是名冠神州的道教勝地嶗山所在。這嶗山自西漢武帝年間由始祖張廉夫開山立宗以來,經(jīng)唐代道化普濟真人守中子李哲玄、蓋華真人劉若拙畢生經(jīng)營,又有前朝道學(xué)長春子丘處機、長生子劉處玄光大門庭。金章宗三年1198,金章宗聞其有道,曾“以鶴板蒲輪,接于紫宸,待如上賓,賜以琳宇”。其名望端是非同小可,每年無數(shù)道友信徒朝慕先賢。宗系太清宮、驅(qū)虎庵儼然一方盟主之勢自不必說,另有山下眾多旁支廟宇受此蔭澤,香火不盡,眾老道小道無不誠心誦德感恩泣泠。

這一山一村如此近鄰,長年頗多來往,村民時常擔(dān)些柴木之物送去道觀,道觀也沒少了給村中百姓諸多方便照應(yīng)。

數(shù)年前白石灘又住下一戶人家,母子二人。婦人沈何氏,幼子乳名喚作阿寶,初來時其子年未滿十齡,沈何氏以紡布來換些生計。村人憐他母子不易,時有照顧,好在白石灘魚蝦豐富,沈何氏逢有廟會時用布匹換來魚蝦提到廟會去賣,所收也盡夠二人節(jié)省著過活。待過得兩年,阿寶年紀漸大,漁季時便學(xué)著人家在淺海灘處捕魚捉蝦,多少得些收獲。平日上山拾柴,除家用外往山腳的各家道觀送賣。這孩子長得俊巧,又能說會道,一來二去的與村民、道士都相處得甚為熟絡(luò)。

這一年小阿寶長到一十六歲,雖然家中無船仍無法出遠海打魚,但入得嶗山獵捕些飛禽走獸、采砍些山果柴木自有妙手,遠勝旁人,里里外外的活計干得有聲有色,小小年紀已是一家支柱的模樣。

夏去秋高,一年一度中秋廟會在即,沈何氏趕制好了一批精紡布匹,加上阿寶這些日子采捕所得的山貨,分兩個大筐滿滿盛了。眼見日子一年好過一年,兒子耐勞能干,沈何氏看在眼里,甜在心頭,只想這一次廟會將貨物賣個好價錢,加上這些年的積蓄,好好給阿寶說個媳婦,也好在這白石灘真真正正地落地生根。

待得十五那一天里,阿寶將兩大筐貨物用扁擔(dān)挑了,會下幾個年紀相仿的伙伴,早早趕去嶗山腳下大集。白石灘距嶗山甚近,大家出門又早,來到山門之時日頭才剛上山簏,只有極少香客向山上行去。幾個人選了個平坦的好位置,將貨品攤開,只待大批香客到來,賣他個盆滿缽溢。

未過多時,便見遠處塵土飛揚,有一行馬隊由遠而至。行到山門,馬匹再無法向上前進,馬上眾人翻身下來,將馬匹束于樹上,留了兩個仆人看守,余下五六個人徒步向山上登去。

阿寶等人見這一行人衣著華貴,豈能坐失良機?一齊扯開嗓子大聲叫賣。想那些人非富即貴,又怎會對路邊小販叫賣之物留意?偏巧墜后的有一書生打扮模樣,目光閑來左右一掃之際,突然“咦”地一聲。

他這一聲,前面的人都停了下來,打頭的一個青衣公子轉(zhuǎn)回身來,問道:“四弟,有什么事?”

那書生道:“大哥自顧登山,可沒想到村野攤販也會有上等貨色吧?”說著來到阿寶攤前,伏身一掏,拾起一張狐貍皮毛來。

阿寶見買賣上門,滿心歡喜。這張狐皮乃是他月前在山中所打,他本不識皮毛之好壞貴賤,但見那書生說是“上等貨色”,料想必可高價沽之,當(dāng)下道:“這位公子好眼光,這張狐皮正是嶗山千年仙狐,小子祖上代代相傳,真可稱是無價之寶……”

書生笑叱道:“胡說八道,什么千年仙狐?教你個乖,這叫作銀狐,本生于塞外苦寒之地,雖然算是珍品,但你這張是只老暮銀狐毛皮,皮相已衰,間夾灰黃之色,最多值得一兩銀子。若是純白的壯年銀狐毛皮,本公子十兩銀子一張,有多少便要了多少?!?/p>

眾孩子聞聽這一張狐皮便值一兩銀子,都是大吃一驚,待聽到純白銀狐毛皮更值得十兩紋銀,更是面面相覷。呆了半晌,阿寶向那書生道:“公子,這只狐貍,便是小的在此山所捕。即有老狐貍,想必定有壯年的銀狐,我若捕到壯年銀狐,公子是否真的肯出十兩銀子一張?”

書生道:“你若能活捉到銀狐,我出三十兩一只來買。若是死狐的皮毛,我便只出十兩銀子一張?!?/p>

阿寶大喜,道:“一言為定!”

此時走在前頭的幾個人已返轉(zhuǎn)回來,那青衣公子見書生對銀狐皮毛甚有興趣,隨手摸出幾塊散零銀子,扔給阿寶,道:“這里一兩銀子只多不少,這副毛皮我們要了。明日午時我們?nèi)詮倪@里下山,你若捕到了銀狐,便在這里等著?!闭f罷揮一揮手,眾人又隨他上山去了。

見那一行人走遠,其他孩子圍將過來,紛紛嘖嘆阿寶運氣真好,剛剛開市,便做成了件大買賣,這一兩銀子直頂了兩大筐山貨,就算現(xiàn)在拍拍屁股回家睡覺,那也是穩(wěn)賺不賠了。

但阿寶聽了那書生所言,滿腦子里盡是銀狐的影子,伙伴的言語半句未得入耳。斗然間縱身而起,向同伴道:“我現(xiàn)在便入山去捉銀狐,可有人同去?”

大家相視不語,均想那銀狐價錢確是不菲,但久居山里的道士都說此物大有仙氣,難得一遇,更別提捉了回來。阿寶連問三聲,仍是無人應(yīng)聲。有個小胖子與阿寶素來交好,道:“阿寶,上次你抓了這只狐貍,也是百般巧合。若是故意去捉,只怕千難萬難……不如我們好好將山貨賣了,你這一兩多銀子,也盡夠多的了……”大家連聲稱是。

阿寶知眾人怕誤了賣貨,回頭兒再捉不得銀狐,鬧成竹籃打水一場空。但他主意已定,見無人同行,便道:“我這兩筐山貨大家?guī)兔u了,銀子大家分去,只煩勞把筐扁送回我家,跟我娘吱會一聲,說我明日賣了銀狐,便即回家?!?/p>

眾人見苦勸無用,只好各占攤位,繼續(xù)叫賣。阿寶在筐里取了兩塊肉干,又挑了幾個水足的鴨兒梨,收入懷中。不走進香大路,順一條捷徑,向深處登去。

編輯推薦

熱門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