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通靈劍神》 章節(jié)介紹
小說《通靈劍神》是目前在年輕人中非常盛行的一部作品,并得到眾多書迷的一致好評,該小說的作者是別太放肆,主角是寧不凡女媧。第9章內(nèi)容介紹:三人重新回到客廳中坐下,張成這才得出空來,趁機(jī)把此來平江城,尋找張士信的來意也一一講明。張士信聽完,故意.........
《通靈劍神》 第九章 白云山正式子弟 在線試讀
三人重新回到客廳中坐下,張成這才得出空來,趁機(jī)把此來平江城,尋找張士信的來意也一一講明。
張士信聽完,故意嘆道:“阿成,你來晚了一步,流云子師叔剛剛離開平江,說是要云游天下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不知道走到哪里了?!?/p>
張士信看著張成滿臉失望的樣子,心下不忍,忙道:“阿成,你也不用難過,且聽我慢慢說來?!?/p>
原來是因為,精通先天易數(shù)的流云子,當(dāng)日在張成家里時已經(jīng)料到,張成必然別有遇合,只是不知他是不是故意忽略張成的進(jìn)境會有這么快。
在流云子看來,不愿因為喜愛張成,就自作主張的收他為白云山正式子弟,那會讓張成誤了機(jī)緣,再說這樣做也將會是違背天意,于張成和流云子本身的修行也是不利。
聽到張士信詳細(xì)一說,張成開始醒悟,敢情流云子也是和集慶路東門鏢局的眾人一樣,生怕教自己更多功夫后,會給自己打下不好的基礎(chǔ)。
張成又自以為是的想到,流云子此時云游天下,怕也是要避開自己,以免在自己苦苦懇求之下,壞了原本的用意。
想到大家對自己的愛護(hù),張成看著一臉關(guān)切神色的張士信,重重的點了點頭,說道:“你們放心好了,我知道要怎么樣做。”這些話他也是對自己說的。
張士信看到張成這樣說,也放下了心來,又有意說道:“其實,你現(xiàn)在練習(xí)的白云心法,不但是一種內(nèi)家心法,更是道門相傳的練氣法門之一,只要堅持練習(xí)下去,一樣可以由后天之道,進(jìn)入先天無為之境,你也知道的,當(dāng)日我在集慶使用過的飛劍之術(shù),就是用先天真氣催動,這已經(jīng)是道家使用一般普通飛劍的法門?!?/p>
張士信好像是覺得說得還是不太明白,他說到這里,站起身子,伸出雙手,讓張成他們看清楚他手上,那正是兩把放出精光的半尺來長的短劍。
這兩把寶劍,精光閃閃,像是在張士信手中不停的流動一般,張成記得清楚,正是張士信在集慶破那兩名黑衣老者馭劍之術(shù)的兩把寶劍。
張士信雙手不動,喝了聲“走”,就見兩把寶劍飛了起來,在房中劃出各種線條,盤旋轉(zhuǎn)動良久,房中有不少物件,可這兩把寶劍像是長了眼睛,在那上下飛動,并沒有和任何物品相撞相磕。
這還是張土信為了讓他們看清楚,盡量讓兩把飛劍放慢速度,不然他們只能看到道道白光在空中飛動。
只見那兩把飛劍又在空中繞了幾圈后,發(fā)出一陣嗡嗡之聲,慢慢的飛回到張士信的手中,正如同活物一般。
張士信接著笑笑說道:“這種飛劍就是用先天真氣催動,變化出來的,當(dāng)然這兩把飛劍是我?guī)熼T傳下,并不是我自己煉制的,你們可不能想向我討劍,我現(xiàn)在可煉制不出來?!?/p>
不等兩人答話,他又說道:“在下山前,聽我的師門長輩說,飛劍一般人是不能煉制的,但是只要有先天真氣,得到飛劍之后,與飛劍的劍心相合,就能使用飛劍。而且如果在先天真氣轉(zhuǎn)成內(nèi)丹后,修煉得當(dāng),時間一長,直至功力深厚后,不僅可以御劍飛行,還可以自己煉制飛劍,成為傳說中的劍仙也不是難事?!?/p>
張士信看著張成臉上露出思索的神色,又看了看那張啟星那只有震驚的臉色,只好苦笑幾聲,接著和他們詳細(xì)說明了當(dāng)今江湖上的種種事情。
張士信說的種種事情,不但張成是聞所未聞,連久歷江湖的張啟星也是從來沒有聽人提起過,自然是由于這等事情,也不是可以輕易對人所說的。
原來,自古以來,可以說是從遠(yuǎn)古――在三皇五帝的時候算起,功夫早已經(jīng)不是純粹的技擊之術(shù),不單單只是強(qiáng)身健體,防身護(hù)體的功夫。
現(xiàn)在功夫已經(jīng)分為兩大種類,一類是傳統(tǒng)的技擊之術(shù),在普通人中流傳,形成普通人所常說的江湖,那些練習(xí)了這些功夫的人就叫武林中人,他們的修行歷練就叫做行走江湖。
另外一種是追求人們所常說的成仙成佛,但所有人又以為是種虛無縹緲的事情,其實那也就是以佛道兩家為主修行的法門,除了佛道兩家自古流傳外,也有其它種種,但那些法門只在旁門左道中人才會流傳。
修習(xí)這些法門的人,一般都要有特殊的緣份,才能得到法門的傳授,之后更要通過艱苦的修行,才能達(dá)到種種境界,從而具有各種神通。在佛家里喚做神通,在道家則叫做仙術(shù)。
佛道兩家,由于以教義為先,乃是天生正派,大多講究內(nèi)修個人,外積功德,濟(jì)世救人,稱作仙家佛陀。而那些左派中人,或者是佛道兩家里,那些自甘墮落的人,由于所行不端,修行法門也是害人害已,大多最終作法自斃,被正派之人稱之為妖。
也是由于這些人,不論正邪,不會對普通人,輕易使用各種法門,所以這種法門也就見者甚少,就算有見過的,或是以為神奇功夫,或是會以為是神仙下凡,所以在普通人中間,也就只有流傳遇仙遇妖之說,卻很少有人相信,仙妖也是由普通人修煉而成,只是正邪有別罷了。
像張士信自己的師門白云山,別看在江湖上名聲顯赫,號稱名門大派。但在佛道兩家的正派各家里,只能算個小門小派,連祖師白頭祖師,也只因為他本身另有奇遇,又修行日久,功力深厚,加上現(xiàn)在正道不昌,才能在佛道兩家里,有一席之地。
也正是因為這樣,流云子和張士信兩人,盡管都非常喜愛張成,也不愿意收張成為白云山弟子,加上流云子多次暗示,說明張成另有遇合,這樣,兩人才只是教張成一些強(qiáng)身健體的入門拳法和內(nèi)家心法。
不單是張士信沒有料到,估計連精通先天易數(shù)的流云子也沒有料到,在張成手里,白云山的入門心法,居然能讓張成在短短時間里,練習(xí)到這種地步,能夠和江湖上的普通的一流武林好手相提并論。
張成聽到張士信一說,好似又打開一道新的大門,讓他知道了一個全新的世界,而這個世界以前在書里看到時,只會把它當(dāng)作傳奇來看,卻沒有想到卻是真實存在于世上。
張成不由得張口結(jié)舌,連咽了幾口氣下去,像是使出全身力氣,才說出話道:“我看過許多書里的神仙,那書里講的翻江倒海,移山開路,各路神仙,那都是真的?”
只見張士信一臉穆然,輕輕的點頭說道:“這些只是一般的小術(shù),仙家法門是妙不可言,其中神通仙術(shù),許許多多是只能意會,不能言傳的。俗話所謂師傅領(lǐng)進(jìn)門,修行靠個人,以后你自然會明白這個道理”
經(jīng)張士信說明之后,張成的心里想到,自己單純的想練習(xí)好功夫的想法,是多么的膚淺。那些都鏡中花,水中月,百年之后總是轉(zhuǎn)頭成空。
張成一想到這里,暗嘆自己空負(fù)讀書良多,竟然從來也沒有想到這層道理。他不由心下惶然,臉上變色,開始不安起來。
張士信見張成臉色,已經(jīng)知道他在想些什么,忙又說道:“阿成,不必?fù)?dān)憂,當(dāng)日我知道這些,也是和你這樣的心情。那是正常的,這種情形就被稱作聞道,其實‘朝聞道,夕死可矣’這句話,本來就是形容現(xiàn)在你這種心情的?!?/p>
“你沒有想到過,也是正常情形,不過,我也聽過流云子師叔多次暗示,你應(yīng)該是有遇合的人,那也就是能獲得法門的人?!?/p>
張土信說完又暗暗向張啟星看去,見張啟星一臉茫然,聽自己說了許多,也只有驚奇之意,心下暗嘆,各人有各人的造化。
只有張成聽到這些,才又放下心來,臉色和緩,也就在這時更加堅定了修煉仙道法門的決心。
原來當(dāng)今天下大亂,還是從南宋滅亡時說起,當(dāng)日蒙古人居然滅掉金人后,又能夠滅掉南宋,諸多原因,其中,最重要的原因,是因為蒙古人中出現(xiàn)了許多左道中人,而且當(dāng)時正是正道不昌,正消邪長的時候,才會讓蒙古人趁機(jī)滅掉南宋。
當(dāng)今天下,正道雖然有所興旺,但蒙古人左道勢力仍然強(qiáng)盛,像那些和他爭斗的黑衣人全部是那些左道中人訓(xùn)練出來的爪牙,表面看,黑衣人都是在江湖上都以為的一個小門派叫馬頭山的弟子,表現(xiàn)上是不和元人朝廷有任何關(guān)系,暗地里卻四處鎮(zhèn)壓和元人反抗的義軍。
正道中人在經(jīng)過幾十年后,憑著種種跡象,才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。紛紛派門下弟子下山,如同張士信自己和大哥張士誠這樣的,親自來領(lǐng)導(dǎo)義軍,這才使得原來的形勢有所改觀。
但畢竟元人統(tǒng)治已經(jīng)有了許多年,所以現(xiàn)在的局面依然不可樂觀,因此一般情形下,也不敢輕易告訴義軍有此等強(qiáng)大的敵人,連張啟星這等親信也不便告知。
張成聽了才明白,那天圍攻自己的黑衣人老大正是說自己是馬頭山的人,是有這個來歷,幸好那個黑衣人還不會左道旁門,不然當(dāng)時就已遭不測。
張啟星在旁邊聽到這些話,這才明白為什么自己一點也不知道黑衣人的消息,原來他們的來歷本就不同,加上有意掩飾,自然是不知道了,這下他的心里也略略好受一些,不過想他們后面那些強(qiáng)大的勢力,又變得心頭沉重起來。
他的這些神色都落在張士信眼中,張士信心中明白,因為張成的原故,本來他就是想讓張啟星也一起感受下這種敵我情形,因此卻也不和張啟星點破其中的道理。
張士信心下也是明白,知道緣分不能強(qiáng)求,就讓張啟星自己下去安歇,他拉著張成,回到自己臥室,兩人同睡到一張大床之上,又說了多時。
再說張成到底是看過許多書的人,再加上聽過許多元人殘暴的事情,自然感情上就和義軍接近,這也是他想來平江看看義軍原因。
聽到張士信一再和他說明,馬上明白到,這種正邪之分,已經(jīng)關(guān)系天下氣運(yùn),萬民蒼生之事。張成自小就有為天下蒼生,做一回大事業(yè)的想法,想到這里,更是熱血沸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