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語樂文學網(wǎng) > 挽救大明朝 > 男頻小說《挽救大明朝》章節(jié)在線更新

男頻小說《挽救大明朝》章節(jié)在線更新

2025-03-27 02:50:49 作者:大羅羅
  • 挽救大明朝 挽救大明朝

    朱慈烺此賊比漢奸還奸,比額李自成還能蠱惑人心!——闖王李自成立馬虎牙山,遙望東南,感慨萬千。慈烺此子忤逆不孝,奸詐兇殘,簡直是曹操再世,司馬復生,讓他當了皇帝,全天下的逆賊、奸臣、刁民一定會想念朕的!——大明崇禎皇帝于明孝陵前,痛哭流涕。我冤枉??!我洪承疇真的不是朱賊慈烺的內(nèi)應,我對大清可是一片忠心??!——大清兵部尚書洪承疇在刑場之上,大聲疾呼。父皇別跑,兒臣孝順!

    大羅羅 狀態(tài):已完結(jié) 類型:歷史
    立即閱讀

《挽救大明朝》 章節(jié)介紹

《挽救大明朝》是目前一部很火的歷史小說,也是大羅羅最巔峰的一部作品,擁有讀者無數(shù),其火爆程度橫掃網(wǎng)絡。該小說(第七章朱與吳,共江南)內(nèi)容介紹:“南遷?”吳襄心下一驚,“萬萬不可!京師乃是國之根本,先帝陵寢所在,焉能舍棄?”朱慈烺只是習慣性的.........

《挽救大明朝》 第七章朱與吳,共江南 在線試讀

“南遷?”吳襄心下一驚,“萬萬不可!京師乃是國之根本,先帝陵寢所在,焉能舍棄?”

朱慈烺只是習慣性的微笑,似乎在贊許吳襄的立場,不過心里面卻是明鏡一般。

什么國之根本?什么先帝陵寢的?

吳襄真正在乎的,就是一年幾百萬的遼餉!

“父皇南遷的決心已定!”朱慈烺一字一頓道,“今日就將傳密旨于王永吉和令郎,由關(guān)寧軍護駕,走天津衛(wèi)南幸!馮元飏已經(jīng)備好了大海舟200艘,水師數(shù)千人,隨時可以護駕去登萊?!?/p>

“什么???”吳襄抽了口涼氣兒,“朝中諸大臣......都贊成南遷了?”

朱慈烺的這位岳父大人來京師才一個來月,不知道崇禎的脾氣,以為崇禎真是從諫如流的好皇帝。

所以在他看來,南遷的障礙就是朝中大臣們的反對,而不是崇禎不地道的甩鍋。

“既然是密旨,當然不能讓朝中諸臣知道了?!敝齑葻R繼續(xù)忽悠,“若是走漏了消息,闖逆、虜丑都會趁虛而入,山崩之勢,就不可避免了。”

“朝臣皆不知情,倉促之中如何走脫?”吳襄額頭上的冷汗都出來了,他遲疑了一下,又道:“況且犬子的兵馬只怕才入山海關(guān),隨行的遼民又多達數(shù)十萬……”

朝臣能走脫幾個,吳襄并不在乎,但是跟隨吳三桂的遼民大多都是軍眷,可不是說不顧就能不顧的。

“提督一個月前不是對父皇說,爾兵不過三千人可用嗎?”朱慈烺依舊面帶微笑,絲毫沒有大難將至的惶恐,娓娓而道,“三千驍勇之士不會有幾十萬家眷吧?帶五千驍勇敢戰(zhàn)之士護駕,隨行的軍眷有兩萬之數(shù)足矣。以關(guān)寧軍所有的騾馬大車,還不夠用嗎?”

吳襄被朱慈烺說得啞口無言,同時也對朱慈烺的鎮(zhèn)定自若感到驚訝。

這位太子殿下,年紀輕輕,氣度膽略卻不凡啊!

朱慈烺接著往下說:“兵不在多,而在精??删€得用對地方!提督父子的三千家丁,如果為闖逆用,做前驅(qū)與虜丑交戰(zhàn),能當幾何?若為虜丑所用,入關(guān)與流寇老營死戰(zhàn),攻堅城,戰(zhàn)荒野,又能當幾何?”

吳襄聽到朱慈烺的這話可坐不住了,一下站了起來,“殿下何出此言?臣父子對大明忠心耿耿,是不會投靠逆虜?shù)摹?/p>

朱慈烺看著吳襄,緩緩道:“提督稍安,本宮知提督父子忠心,而且聰明。天下能給提督父子百萬之餉的,也只有大明了!無論闖逆,虜丑,提督父子投之,不過用為前驅(qū),豈得成為腹心?若提督父子護送本宮和父皇到江南,就是大明的泰山之靠,江南財富,自當共有之!”

朱慈烺的語氣和表情忽然一變,斬釘截鐵地說:“南幸大計已定,不容置疑,密旨今日就將送往山海關(guān)。本宮只問提督父子從龍與否!”

這是真的嗎?

吳襄和吳三輔兩父子也感到一陣陣窒息了……這是朱家要和吳家共江南??!

現(xiàn)在天下皆窮唯江南、閩粵豪富。

若能去江南發(fā)財,誰還會留戀苦哈哈的山海關(guān)?

當然了,歷史上吳三桂混上平西王的前程,吳襄、吳三輔還有吳三桂本人,現(xiàn)在是做夢都想不到的。

從目前的形勢看,天下間,也只有大明這樣的冤大頭,才會一年花幾百萬養(yǎng)關(guān)寧軍……這筆賬,實在太好算了。

所以一旦崇禎下定決心,吳襄、吳三桂根本就不存在跟不跟的問題。

既然沒有選擇,吳襄和吳三輔對視一眼后,雙雙行了揖拜大禮:“臣父子愿效死命護駕南幸!”

“好!”朱慈烺笑著,“提督父子果然是國家柱石!

對了,還有一事要說與提督父子知道。居庸關(guān)……已經(jīng)落入闖逆之手!闖逆之兵,旬日間將到京師城下。因此南幸之事刻不容緩,而且多半要突圍而走!提督父子可怕了?”

什么?有這種事情?吳襄和吳三輔驚訝地看著朱慈烺,話都說不出來了。

怕……吳襄和吳三輔當然是怕的,但是他們更加驚訝。因為他們倆從朱慈烺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惶恐和憂愁。

太子長在深宮,養(yǎng)于婦人、內(nèi)官之手,難道不應該是膽子很小的嗎?

闖逆都要殺到北京城了,你這個太子怎么一點不害怕呢?

朱慈烺還在笑,并不是為了掩蓋心中的惶恐,而是想給未來的岳父留個好印象……

吳襄既然有個未出閣的女兒,那朱慈烺還有什么好客氣的?當然得收進后宮了。

不僅吳襄的女兒要收了,將來如果遇到黃得功、高杰、左良玉、鄭芝龍他們,都不能放過,統(tǒng)統(tǒng)得變成自家的岳父老泰山!

誰讓朱慈烺沒錢沒兵沒實力,除了大義名分,也就只有出賣肉體了!

幸好朱慈烺的肉體還是很值錢的,長得好不說,出身也好,還是大明王朝的繼承人。

“殿下不懼,臣父子廝殺之人,又何懼之有?”吳襄恭恭敬敬地回答。

吳三輔也道:“臣愿護衛(wèi)殿下左右,保全殿下安泰。”

朱慈烺點了點頭,贊許地一笑:“有提督父子的話,本宮就放心了。王伴伴,母后還讓你和吳提督說什么來著?”

王承恩馬上接過話題,笑著說:“皇后娘娘聽說吳提督有個還沒許配人家的閨女,今年芳齡十六,是嗎?”

吳襄愣了又愣。這是什么意思?怎么問起自家閨女了?難不成要給三妹保媒?嫁給誰?周國丈家的公子?

“有,有……小女三妹,今年十六歲,之前曾許過親事,可惜未婚夫在遼東陣亡了。”

吳襄撒了個謊,吳三妹的未婚夫是祖家的一個兒子,在松錦之戰(zhàn)后降清了。

“真是可惜啊,”王承恩嘆了口氣,“不過不要緊,只要沒過門,就不算寡婦。”

吳三妹算是望門寡。如果生在特別古板的士大夫家里,有時候也要守節(jié),不過吳襄家里不講這個。

“那是自然?!眳窍鍛鹬?。

王承恩看了眼朱慈烺,朱慈烺則沖他重重點頭。老實太監(jiān)狠狠一咬牙,“所以皇后娘娘就想讓提督家的三妹進宮,侍奉儲君為……為才人!”

吳襄、吳三輔二位這下徹底傻眼了。

編輯推薦

熱門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