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公子,宮中傳來消息,陛下為統(tǒng)一各家言論,可能要對百家下手,儒家首當其沖!”
一位近侍謹慎的說道。
在他的眼前,儒雅華貴的男子放下手中毛筆,劍眉星目,看似柔弱的身體,閃過一絲英氣。
正是始皇帝長子,扶蘇!
“如今天下大定,但六國余孽仍然伺機而動,百姓經(jīng)歷常年戰(zhàn)亂,百廢待興?!?/p>
“儒家是文生的代表,加上百家,影響深遠,一旦被處置,恐多生變端?!?/p>
扶蘇陷入沉思,揮手讓近侍退下。
近侍從小便待在他身邊,是他在戰(zhàn)亂中救下的孤兒,忠心不二,他很放心。
作為皇長子,在外人的眼中,他身體羸弱,和征戰(zhàn)多年的始皇帝相像,但有欠缺。
對于外面的說法,他從來沒有在意。
大秦以武立國,就算他的老師是儒生,會耳濡目染的影響他,但他的骨子里流淌的是祖龍的血脈。
而今儒家是他的支持者,儒家想要的只不過是國泰明安,這些他都知道。
“父皇對百家是有所包容的,百家爭鳴,文化盛世,這也是他一直想看到的。”
“這次變動,看來和儒生百家的言論有關,朝政不可亂議。”
扶蘇想到了問題所在,無論何時,一切都應以國家為大,任何事物都不能凌駕在國家之上。
諸子百家,是文化的延續(xù),可以為國家培養(yǎng)出賢才,這是它的作用。
國家百業(yè),要是都想跳出它本身的范圍,那何談國家。
始皇帝一統(tǒng)六國,千古一帝,他所看到的是整個天下,怎會因小事羈絆,除非觸及國家。
另一邊,趙高急匆匆的走進一處府邸。
和扶蘇長得有幾分相似的胡亥,懷里坐著魅惑的美人,正你來我往的打情罵俏。
“老師,您怎么來了,讓您見笑了。”
胡亥推開美人,美人識趣的退了下去。
“公子,老奴有事要說。”
趙高看四下無人,有些神秘的說到。
“陛下要對百家下手,儒家首當其沖的,這是一個機會。”
“哦,我那哥哥可是儒家大家在教導,這下有好戲看了?!?/p>
胡亥眼里閃過一道亮光,隨后帶著詢問的眼光看向趙高。
眼下始皇帝未立太子,迷上了長生,專門派人尋找長生之道,不少皇子暗地爭奪太子之位。
其中長子扶蘇,和被始皇帝寵愛的十八子胡亥希望最大。
趙高是胡亥的老師,也是胡亥的最大支持者,作為最熟悉始皇帝的人之一,遠不是表面那么簡單。
“公子,陛下的心思無法揣測,但有一條,皇權不可犯?!?/p>
趙高頗有深意的說道,作為始皇帝親點的胡亥老師,可不單單是宦官。
“老師,這件事我知道怎么做了,希望我那長子哥哥不要讓我失望,儒家可是站在他那邊的?!?/p>
胡亥看似放浪形骸,狠厲,但他是識大體的,知分寸,知道當下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。
。。。。。。
百姓依舊和往常一樣,沒有什么變化,卻不知深宮中,已經(jīng)做出了足以改變國家的決定。
不在其位不謀其政,每一次的動蕩,最無辜的永遠是平民。。。
扶蘇當晚沒了睡意,雖說宮中的旨意還沒有下達,但這件事他知道無法避免。
且不說儒家是他的支持者,就算沒有瓜葛,但在大義面前,作為皇長子的他不能袖手旁觀。
想著想著,困意襲來,不知不覺睡在書桌上。
今夜窗外的天空,星羅棋布,一道異常明亮的星光劃過,誰也沒注意到。
睡夢中,扶蘇迷迷糊糊的聽到大火焚燒的聲音,又聽到沙土被翻動的聲音,更有人的聲音。
他睜開眼,映入眼簾的是一本本古書,被人全部扔進火海,周圍全是大秦的官員。
有人阻止卻被收押,《詩》、《書》。。。,都是傳承至今的文化,都是前人留下的精華。
他想阻止卻發(fā)現(xiàn)動彈不得,只能任由眼前的事情發(fā)生,他心痛,大秦以武立國,但文武兩者皆不可少啊。
“陛下有旨!”
“焚燒《秦記》以外的古籍,敢談論《秦記》以外的處死,以古非今的滅族;禁止私學,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?!?/p>
扶蘇驚呆了,難道這就是父皇的旨意嗎?
正當他不知所措的時候,畫面一轉,又來到一處深坑面前。
數(shù)百的儒生倒在坑內,他們面露死志,不懼生死,文人瘦弱,但根骨挺拔。
一陣陣的沙土填進深坑,轉眼已到腰深,這是要將他們活埋啊。
“陛下有旨,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經(jīng)典,借用古代圣賢的言論批評時政,坑之警之?!?/p>
“不可,這樣會引起百家文生對立,天下會多出一股不安定的因素,不可?。 ?/p>
扶蘇心中吶喊,卻無濟于事,眼睜睜看著事情在眼前發(fā)生。
他明白這是在夢境,但眼前之事太過真實,他也冷靜下來,想著要是真發(fā)生,他一定要勸諫父皇。
果不其然,他竟然看到了自己,急匆匆的趕往皇宮。
大殿中,丞相李斯、上卿蒙毅在左右兩側。
他所討厭的中車府令趙高,諂媚的在父皇一旁。
父皇嬴政一身黑袍,時刻散發(fā)著帝王氣勢,雖年近過百,但氣血旺盛,無人能與之對視。
扶蘇看到自己因焚書坑儒一事,直言勸諫,本想父皇會有所改變,沒想到迎來的卻是父皇的大怒。
“愚!此事不要再議?!?/p>
“你太讓我失望,命你前往上郡協(xié)助蒙恬修筑**長城,抵御北方匈奴,給孤好好反省。”
父皇嬴政當即呵斥,無人敢站出來反駁。
令他沒想到的是,胡亥也跟著趕來,支持父皇焚書坑儒,看到趙高和胡亥的暗自高興。
他知道,這道命令背后的影響,意味著他離太子位,漸行漸遠。
但他不會就這樣放棄,大秦以武立國,只要他在邊疆立功,那么他將依舊是太子的不二之選。
但之后的夢境,卻發(fā)展到了他萬萬想不到的結局!
父皇嬴政看似處罰他到邊疆,實則對他還抱有希望。
因為他的第二個支持者就是蒙家,在蒙恬的地方,背靠死敵匈奴,既能護他周全,還能立功再回朝堂。
但他在邊疆還沒幾年,就收到噩耗,父皇去世,還送來一道賜死遺詔。
“吾兒扶蘇:守邊無功,誹謗朝政,謀立太子,為人不孝。”
“賜三尺白綾與毒酒一杯,自行了斷!”
書友評價
小說《大秦開局力壓諸子百家》作為年輕人喜愛的一部網(wǎng)絡作品,作者小小龍門行文矯健有力,文采斐然,人物刻畫栩栩如生,躍然紙上,別開一番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