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玉離開了,隨著時間,地上的侍衛(wèi)們都醒了。
他們茫然的看了看周圍。
卻聽朱允熥開口:
“找一家客棧,今晚不回宮了?!?/p>
懵逼的侍衛(wèi)們,更懵逼了。
一直到晚上。
東宮,呂氏一直在等。
要么傳來皇孫被刺殺的消息,要么傳來朱允熥回來的消息。
可一直到深夜,兩個消息都沒有。
那大概率就是朱允熥死了,被殺的太隱匿,還沒有被發(fā)現(xiàn)。
朱允熥沒回來,就說明回不來了。
深夜,東宮,確認(rèn)周圍沒有人,呂氏才以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,對朱允炆說:
“那個廢物,絕對是死了?!?/p>
“太好了,母妃這下可以放心了?”朱允炆很開心。
“嗯,放心了,如此一來,你太孫之位穩(wěn)如泰山?!眳问险娴乃闪丝跉?。
她為了自己的兒子,這些年來付出了太多太多。
別說是冒險殺朱允熥,就是她自己死……只要能把兒子推上那個位置,也在所不惜。
“記住,裝作什么都不知道,一旦那個小廢物的死訊傳來,你就大哭,哭這些年的感情,哭他是弟弟……”
聽到呂氏的話,朱允炆笑了,演戲么?那不是拿手好活?
……
這一夜,朱允炆還是很開心的。
所以第二天一早,他仿佛什么事也沒有一樣去了奉天殿。
早朝是乏味的,但他覺得自己得學(xué),因為在他看來,要不了多久,他就是那個受朝拜的人了。
等到了早朝之后,文武百官也基本上都到了。
朱允熥沒來,朱允炆還特意掃了一眼,沒來就對了。
死了的人,怎么來?
也不知道大家什么時候發(fā)現(xiàn)朱允熥死了……
他如此想著,非常開心。
百官們趁皇帝還沒來,都在交頭接耳的聊天。
武官之中,藍玉神色平靜,他昨天聽了朱允熥的警告,今天準(zhǔn)備對皇帝表示表示。
別這多疑猜忌的皇帝,真要收拾自己,那就不好了。
周德興還沒有從兒子去世的悲傷中走出來,但是這種事到底怪誰,他也想明白了。
怪朱元璋?
太子喪期,別人吃都不敢吃太好,你丫的去混亂后宮?
你不死誰死?周德興把那幾個平日里教兒子的老師打死了。
府上幾個帶周德興花天酒地的家奴也打死了。
氣多少消了。
越是氣消了越是后怕。
好在當(dāng)時朱允熥那一巴掌打的及時。
否則這會兒九族在大牢里等死時,他才想通了氣消了,那就真的沒辦法反悔了。
謝謝朱允熥。
這已經(jīng)是他這兩天,第一百二十三次謝謝朱允熥了。
開國公常升看了眼自己的舅舅藍玉,直覺得自己舅舅今天話有點少,甚至不說話了。
以往,陛下沒來之前,他嗓門兒最大,和幾個武將討論戰(zhàn)事,牛掰壞了。
今天這么低調(diào)……禍?zhǔn)铝耍?/p>
武將這邊,大家沒太多心思,但尚且也想的多。
文臣那邊,就更不說了。
太常寺卿黃子澄挺胸抬頭,眼光一直盯著朱允炆。
為啥盯著朱允炆?
因為,朱允炆是他心目中的白月光,是太孫最合適的人選,是大明的未來……
曾為東宮伴讀的黃子澄,和朱允炆走得近。
他篤定,朱允炆上位,必然如歷朝歷代的第二個君王那樣,以仁義治天下。
那時候,文臣的春天,就來了!
同時他又看了眼那群武將,一群大老粗,到時候都得打壓,文官必須比武官屌……
我黃子澄說噠~~
他在心里,撕心裂肺……
……
朱允炆能夠察覺到身后的文官們,時不時投來各種支持、仰慕、崇拜的目光。
他忍著笑,昂首挺胸。
這感覺真好。
更好的是,朱允熥死了。
嗯,皇爺爺來了。
朱元璋坐下,眾人山呼萬歲后,朱元璋就掃視下方,開口說:
“允熥啊,昨日出宮,可曾有事?”
朱允炆先是一愣,什么玩意兒?允熥?
他下意識扭頭,就看到身旁,朱允熥竟然不知道什么時候站在那兒,登時嚇得驚呼一聲。
要說這書呆子,心理素質(zhì)也是真不行。
就突然看到了自己以為死了的人神不知鬼不覺出現(xiàn)在身邊而已,至于嗎?
嗯,至于,朱允炆腦門上汗的出來了。
只見朱允熥回頭,給了朱允炆一個微笑:
“怎么,二哥,我沒死,你很意外?”
朱允炆深呼吸幾口氣,這才意識到大家都看著他。
失態(tài)了,但是他很快也反應(yīng)過來,說:
“允熥你……說什么?什么你沒死我很意外?”
“你若是不意外,緊張什么?這么大反應(yīng)做什么?”
朱允熥依舊不著急回答朱元璋的話,看著朱允炆。
朱允炆:“我……我只是沒看到你來,突然看到嚇了一跳?!?/p>
“滿朝文武都沒嚇一跳,就你看到我嚇一跳?”朱允熥一臉玩味。
上方的朱元璋,皺起了眉頭。
昨天和朱允熥出去的侍衛(wèi)回來后,他就立馬得知,昨天朱允熥遇刺。
所以,他才那么問。
而朱允熥和朱允炆的對話,朱元璋立馬就明白了其中貓膩。
而這時,朱允熥也開口回答朱元璋,或者說,回答給文武百官。
“皇爺爺,昨日孫兒去舅公府上省親,回來時過一巷子,遇到刺客。
那刺客厲害,還好被我降服。否則,理應(yīng)我就死了……”
他突然話鋒一轉(zhuǎn),又看向朱允炆:
“二哥,你剛剛見我,怎么跟見到鬼似的?還是二哥讀書讀的多,知道我差點變成鬼了……”
朝堂安靜,朱允炆汗如雨下。
朱元璋憤怒之余,有些震驚。
他何等心思?
已經(jīng)有了猜測。
刺殺和東宮有關(guān),和朱允炆有關(guān)。
但是朱允熥破解了危機,失蹤了一下午,又把危機帶到朝堂上,轉(zhuǎn)移給了朱允炆。
而朱允炆見到朱允熥時嚇了一跳,就是呈現(xiàn)給所有人的一個態(tài)度……
五星上麥克阿瑟說:語言是門藝術(shù)!
哲學(xué)家老子說:阿瑟說得對。
朱允熥說的話,就很有藝術(shù),他明明沒說朱允炆和刺殺有關(guān),但他又說了。
你反駁?我沒說啥啊?
你不反駁?默認(rèn)了吧?
朱元璋老陰陽家了,都不由得在心里給朱允熥豎個大拇指。
這小子會說。
多說點吧,愛聽!
可惜朱允熥不說了,語言上的點到為止,是最合適的攻擊方式。
會讓對方不知道該怎么辦。
朱允熥的分寸掌握的太好了,好的讓朱允炆沒了分寸!
書友評價
楓公子的這部小說《洞若觀火》,主題積極樂觀,洋溢著暖心的正能量。情節(jié)生動,描寫細(xì)膩,人物性格豐富,形象栩栩如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