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語樂文學(xué)網(wǎng) > 歷史 > 大明圣公子
大明圣公子

大明圣公子執(zhí)筆見春秋

主角:朱英,朱棣
因為熱愛,所以閱讀。拜讀執(zhí)筆見春秋的小說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,尤其是他的經(jīng)典作品《大明圣公子》,那種深入骨髓的震撼,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。小說《大明圣公子》簡介:朱元璋:老四是個好孩子,把大孫給咱送來了。...
狀態(tài):連載中 時間:2024-03-10 01:21:18
在線閱讀 放入書架
  • 章節(jié)預(yù)覽

朱元璋很相信自己的直覺。

從開局一個碗,成長到如今大明帝國皇帝。

朱元璋明銳的直覺,相當(dāng)?shù)闹匾?/p>

自始皇后,縱觀古今五百多位帝王,唯一能夠和朱元璋媲美的,也就是漢高祖劉邦了。

如果非要深究一下,劉邦當(dāng)時還是大秦的亭長。

而朱元璋卻是連父母都會被餓死,吃不上飯的黔首。

后世有稱:自古以來得位最正的皇帝。

哪怕是六十多歲的年紀(jì)了,但朱元璋沒有絲毫老人的呆愣,思維依舊敏捷。

只是微微沉思,朱元璋就立即發(fā)現(xiàn)了剛才朱英問題中的不對勁。

“晚輩朱英,敢問老爺子如何稱呼。”

朱元璋沉思間,朱英的聲音響起。

朱元璋遲疑一下,便坦然笑道:“咱也姓朱,朱國瑞?!?/p>

朱國瑞這個名字,知道的人不多,但卻真就是朱元璋的曾用名。

只不過比起朱重八和朱元璋這兩個名字來,只在小范圍內(nèi)傳播。

朱重八算不得大名,只是小名。

在朱元璋小有成就的時候,就給自己起了個朱興宗,字國瑞的名字。

不過這個名字并沒有多久,知道的人也不多。

尤其是朱元璋的一些老朋友,要么就是稱呼其當(dāng)時的職位名稱。

親近的也是喊著重八兄弟。

朱興宗,字國瑞這個稱呼,沒過多久。他就沒用了。

便是直接取名朱元璋。

在現(xiàn)在的大明,說朱國瑞的這個稱呼,哪怕是朱元璋的皇子們,大臣們。

也都是陌生的很。

唯有胡惟庸,李善長,周德興,劉伯溫,湯和,徐達(dá),常遇春等等這些老年兄弟有所耳聞。

不過大部分都去世了,剩下的也不多。

何況對陛下稱呼曾用名,也是屬于一種大不敬的行為。

這個曾用名之所以流傳到后世,還是因為朱元璋自己編撰的一些文獻(xiàn)中記載。

這才流傳下來。

不過即便如此,在后世朱興宗,朱國瑞這等稱呼。

聽到后自然是無法聯(lián)系到朱元璋的身上的。

至于‘咱’這個自稱。

那就更不用說了。

朱元璋安徽鳳陽人,‘咱’是屬于淮西方言。

所謂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。

就現(xiàn)在的南京城里,不少富戶都是朱元璋從淮西那邊移民過來的老鄉(xiāng)。

便是整個淮西武將集團(tuán),也是拖家?guī)Э诘脑谶@里。

若是聽到自稱‘咱’的六十歲左右的老人,就認(rèn)為是朱元璋的話。

那么白日里去南京城街道上走一走。

便是能夠認(rèn)下五百個朱元璋出來。

大量淮西人士在南京,還地位高貴,不是勛貴就是大戶人家。

甚至于很多其他地方的人,都會下意識的模仿淮西方言說話。

尤其是朱元璋,哪怕在早朝的時候,也是一口濃烈的淮西話。

下方的淮西官員,也是用淮西話跟陛下交流。

這便導(dǎo)致對大明現(xiàn)在來說,淮西話某種意義上,便是官話。

不懂幾句官話沒問題,自稱‘咱’總會吧。

十多天前,朱英剛到來南京城的時候,就自然是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個事情。

路上咱來咱去的,還有各種淮西方言。

所以對面的老爺子自稱咱,朱英也不可能產(chǎn)生很豐富的聯(lián)想。

朱元璋當(dāng)了皇帝后,就目前而言,對于老鄉(xiāng)都還是很不錯的。

即是姓朱,又自稱咱。

朱英自然猜道,在自己面前的老爺子,身份地位就整個南京城而言,恐怕都不會過低。

“老爺子,看來咱們也算是一家人?!?/p>

朱英客氣的說道,倒不是說什么攀附權(quán)貴。

若真是想攀上老爺子這條線,他還是有很多辦法可想的。

哪怕將自己身份來個不清不楚,恐怕都能得到不少的好處。

只是就現(xiàn)在而言,對朱英來說卻是沒這個必要。

他自己的基業(yè),已然算得上一個龐然大物,雖然在大明地界不咋行。

但是出了大明疆域,說是個土皇帝也不為過。

到時候搞一下工藝改革,海外建國。

以后世眼光提升商貿(mào)。

日后他的國度,絕不會比這南京城會差,只可能更加繁榮。

“是一家人,本來便是一家人?!敝煸翱隙ǖ恼f道。

經(jīng)過一番深思后,朱元璋心中已然可以九成確定,面前的朱英就是自己大孫的。

至于為何能夠達(dá)到九成。

這便是朱英自己的問話告訴他的。

在朱英的問話中,并不是強(qiáng)烈的強(qiáng)調(diào)自己不是大孫。

而是在仔細(xì)詢問大孫的情況。

比如一開始就問,大孫是不是失蹤了。

而后續(xù)問是什么時候失蹤的。

看似正常,實則不然。

當(dāng)然僅憑這里,還不夠。

后面聽到早夭后,第一反應(yīng)便是尸體失蹤。

然后又問安葬的具體位置。

聽起來,好像也沒什么問題。

但是深思下,就發(fā)現(xiàn)不對勁了。

因為從一個角度上看,朱英除了一開始說認(rèn)錯了。

到后面的詢問中,卻是對大孫情況的好奇,而不是自信的強(qiáng)烈反駁。

朱元璋雖然有些老花眼了,但這么近的距離,還是看得清晰。

在聽到安葬位置的時候,大孫眼底里那一抹淡淡的失落,被朱元璋捕捉到了。

直覺告訴朱元璋,朱英的身世,絕對是有問題的。

而朱元璋從未懷疑過自己的直覺。

太多次戰(zhàn)役的勝利,便是朱元璋的直覺。

直覺這種事情,聽上去有些虛無縹緲,可朱元璋很是堅信,從未懷疑。

加上朱英的長相,氣質(zhì)。

根本不是一個普通商人可以有的。

只能說明在八歲時,氣質(zhì)就已經(jīng)定型了。

現(xiàn)在的朱元璋,便是跳過過程,直接把結(jié)果定下。

朱英就是自己的大孫。

雖然這過程肯定是非常的離奇,但他朱元璋,有的是時間進(jìn)行詳細(xì)的調(diào)查。

隨著朱元璋的情緒穩(wěn)定下來。

朱英也開始述說自己的身世。

什么母親難產(chǎn)而死,父親自小帶自己行商,而后如何云云。

朱元璋聽著,卻是面上有些唏噓。

自己的大孫,貴為皇室貴胄,卻是這般過得不容易。

朱英的講述,聽上去都是他的親身經(jīng)歷。

但是朱元璋很快就發(fā)現(xiàn),朱英所講述的經(jīng)歷,似乎都是十歲之后的事情。

至于十歲之前,尤其是兒時的玩伴這些,卻是閉口不談。

是真的不說,還是說不知道?

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朱英,并未吹毛求疵的去計較。

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,他會進(jìn)行詳細(xì)的調(diào)查的。

“老爺子,若是無聊便多來坐坐,可惜今日晚了些,下次什么時候過來,可先差人通知一聲,我為老爺子準(zhǔn)備茶樓的特色早點(diǎn)?!?/p>

朱英客氣的說道。

在朱英的眼里,面前的老爺子,說不準(zhǔn)就是自己的二大爺,三大爺之類的。

便也身份地位足夠。

多多結(jié)交卻是沒有壞處。

朱元璋聽到,便是點(diǎn)頭肯定道:“那自然是要常來的?!?/p>

若不是朝廷里還有諸多國事,朱元璋甚至就想天天呆來這茶樓,和大孫在一起了。

離開茶樓后,朱元璋對著旁邊的蔣瓛命令道:“傳老四過來,讓他立即到宮里見咱?!?/p>

“臣遵旨!”

書友評價

  • 蕭然
    蕭然

    《大明圣公子》真的太精彩了,而且代入感很強(qiáng),很多橋段像極了我和男朋友的經(jīng)歷。雖然,我和男友分隔兩地,不過,繁星當(dāng)空,閃爍著心的想念。翻開信箋,我看到了你的詩行;撥開滄桑,我看到你微笑的臉龐;踏過萬水千山,我看到了你親切的目光。你,如影隨形,愛,就在身邊?!吝h(yuǎn)方的男友!

編輯推薦

熱門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