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默瞋目裂眥,心中大急,只是他自己形勢也不容樂觀,本就勉強抵擋,被這一分神,露出破綻,被那巨虎一掌拍飛轅木,再是一爪將肩頭抓的血肉模糊,杜默氣力已竭,再遭此重創(chuàng),悶哼一聲,身形搖晃,騰騰騰退后三大步,招架全失,那巨虎一聲長嘯,撲了上來,杜默只聞見腥風(fēng)大作,似有陣陣熱氣撲面而來,心道難以幸免,閉目等死。
砰!——砰!——兩道聲響,一遠一近,杜默只覺眼前一亮,心知有變,急忙睜眼,只見面前巨虎翻滾出五米外,此刻正在爬起,那虎頭上有紫血流出,巨虎身前地上有一塊面盆大小的石頭,上面沾有血跡;杜默擔心少主,急忙回身再看,只見杜明那處巨虎也被一塊石頭擊退。杜默急忙追到杜明身邊將他護住,伺機再救小猴子。
“孽畜,竟然當?shù)纻?!”一聲呵斥自一旁崖上響起,只見一名道人提劍飄然而來,落在場地中央,只見這道人頭頂麻繩束發(fā),一襲破舊藍布道袍,赤腳踏雙草鞋,容顏不怒自威,似有天地正氣,一雙倒剪眉,兩眼細長有神,此時目現(xiàn)寒光,盯著那巨虎。
兩只巨虎本能感覺這后來之人萬分危險,故而十分忌憚,咆哮不止,又舍不得到口血食,只是徘徊,猶豫再三終究抵不過美食誘惑,先前與杜默相拼的那只巨虎張開血口,就向那道人撲去,與此同時另一只巨虎卻是叼起小猴子轉(zhuǎn)頭就走,看也不看場中他人。
那道人大怒道:“畜生,找死!”
話音一落,就見這道人將手中長劍祭起,口中念念有詞,那長劍浮空而起,忽然化作一只龐然猛獸,其形似獅,卻頭頂一根錐狀金角,背生雙翅,上覆長絨,四足有細鱗,爪下有烈焰奔騰。
巨虎見了這猛獸立刻兇焰全消,似是極為害怕,掉頭就要逃竄,卻是為時已晚,只見道人長劍所化的猛獸雙翅一振,空中殘影未消,本體就已沖到逃竄中的巨虎身旁,一口咬在巨虎頸上,那巨虎慘嚎一聲,四腿一蹬,竟然是立刻斃命,咬死了巨虎,那猛獸搖身一變化歸長劍飛回道人手中。道人將長劍歸鞘,來到杜明、杜默二人身前,和聲問道:“兩位可還好?”
杜明急忙求道:“謝道長相救,只是我那仆人被另一只惡虎叼走,還請道長慈悲,救他性命?!闭f完倒頭就拜,一旁杜默也跟著拜下。
道人急忙將杜明扶起,口說說道:“公子免禮。還叫公子知曉,并非貧道見死不救,只是這巨虎乃是天生異種,但凡出世必是成雙,最擅潛行偷襲,貧道正是受人之托在此除去這兩害,誰知尋覓旬月都只是發(fā)現(xiàn)少許蛛絲馬跡,今日因這兩虎襲擊你們,這才讓我碰上,如今兩害去其一,那另一只必然小心潛藏,難以尋找,而且此時尚是白天,若到夜間,我等人類視覺受限,對那巨虎卻是毫無影響,那是它來偷襲,便是貧道也難以招架?!?/p>
杜明一聽心知小猴子兇多吉少,不禁悲從中來,杜默也是心有戚戚。
道人也勸解說道:“公子還請節(jié)哀,此去不遠游一處村落,村民結(jié)寨立高墻自保,還算安全,此刻天色不早,為免那惡虎去而復(fù)返,公子二人可隨我速速到那里過夜?!?/p>
杜明二人見眼下情形也只得如此,在此謝過道人,往那破碎的車廂中找出包袱行囊,另取了些可用之物,那道人將倒斃的巨虎一身皮毛剝了下來,取了虎血虎鞭,又割了幾塊好肉帶上,領(lǐng)著杜明二人往村寨前進。
路途之上,杜明詢問得知救命恩人道號青塵,乃是一個云游道士,四海為家,路經(jīng)此地聽聞有惡虎傷人,便欲仗義除害,才有了今日救得杜明二人性命。
說著話,三人便來到一處村寨前,這村寨四面以圓木并排用鐵線綁定做墻,足有兩丈來高,四角還有瞭望用的塔樓,儼然一個小型軍寨。青塵道人似與村中之人相熟,向里面喊了幾句話,村寨大門就被打開,放三人進村。
在青塵指引下,杜明拜會了此地村長,受到了熱情接待。村人聽說禍害村寨多年的兩只惡虎已經(jīng)被青塵擊殺一只,更是有虎皮、虎肉為證,全村上下歡聲雀躍,當晚舉行了盛大的篝火晚宴,主菜當然是虎肉,宴席上杜明向村長表示自己二人身上有傷,想在村中修養(yǎng)些時日,也得到村長爽快答應(yīng)。主賓盡歡,除了杜明的食量讓這村寨眾人吃驚不小外,一切都是那么隨和自然。
晚宴過后,杜明單獨找到青塵道人,希望其能幫忙尋找小猴子的遺骨,青塵輕嘆應(yīng)下。隨后杜明想起白日里青塵道人的威風(fēng),道法十分精深,便試探著將自己的身體異狀告訴了他,詢問是否有解決之法。
青塵道人捻須沉吟了一番后說道:“公子這怪癥,貧道也是聞所未聞,至于這根治之法恐怕確要你去尋那龍九子石像,只是我也只是聽說,從未確切見過這些石像,不過治標之法貧道這里倒是有一個,可為公子稍稍控制食量,且免去劇痛加身之苦。”
杜明誠心求教,青塵道人也不吝嗇,慷慨答應(yīng)第二日便傳授。
第二日,青塵帶著杜明尋了一處靈氣充足的土山坡地,講述了一套化靈為元的功法給杜明。其實青塵的法子原理很簡單,在他看來杜明的怪癥是其體內(nèi)某種東西,也許是物也許是鬼怪,又也許就是杜明本身,這樣?xùn)|西需要持續(xù)的能量,且需求越來越大,這才造成了杜明食量越來越大,只是吃的雖多,但能為那東西吸收的精華越是少之又少,其余部分在那東西的刺激上全部被杜明的身體吸收變成了肥肉,要想解決,只需要多吸納精純的能量,自然可以控制食量。青塵的這套功法就是吸收天地靈氣為已用的法門,只不過即便練了這套功法也只能起到有限的抑制作用,讓杜明食量不再繼續(xù)增加,身體不再繼續(xù)肥胖,卻無法讓他瘦回原來的那個翩翩少年。
傳授完畢,青塵讓杜明就地嘗試一下,只看杜明盤腿而坐,五心向上,閉目靜想,慢慢的放空心緒,嘗試心有空靈的狀態(tài),氣息緩緩收斂,以致近乎消失了呼吸,口中默念法訣運轉(zhuǎn)功法。
見杜明入定,青塵閉目打坐,不久,青塵就感覺似乎有一道清風(fēng)拂面而過,其中含著濃厚的自然之氣,不禁睜開雙眼,發(fā)現(xiàn)那清風(fēng)的源頭正是還在入定的杜明,青塵打量杜明,越看越是驚訝,只見杜明周身有柔柔的微風(fēng)輕托身體,更是有濛濛細雨在其周圍三尺內(nèi)下起,細雨剛打濕杜明的頭頂就停下,化成淡淡輕霧縈繞周圍,更有花香升起,落英繽紛飄落。
青塵道人又是驚訝又是羨慕道:“奇才,不,天才,萬年不遇的天才??!”
杜明一輪口訣念完,周身異象也隨之消失,杜明卻毫不知情,更不知道一旁的青塵道人有多么的激動,他只知道隨著這一輪法訣完畢,兩年多來時時纏繞著他的饑餓之感消失了,這個發(fā)現(xiàn)讓他欣喜若狂,直想將法訣再來一遍,好在他還得青塵道人的告誡:“此法乃是貧道偶然所得,發(fā)現(xiàn)其極為逆天,直接納天地靈氣為己用,實乃與天地爭食,此術(shù)一日之內(nèi)只能運轉(zhuǎn)一次,否則不但身體經(jīng)絡(luò)無法承受,而且必遭天譴!”
杜明調(diào)節(jié)著自己的呼吸,從無到有,由緩變快,逐步恢復(fù)到正常,慢慢地收功。睜開雙眼就看見青塵道人一臉微笑的看著他。
“多謝道長成全?!?/p>
青塵目光奇異的打量了一下杜明,點了點頭,似是做了某種決定。
倒是杜明被他瞧得頗不自在,問道:“道長,可是我有什么不妥?”
“沒有,沒有!非常好,非常好!”青塵神采飛揚,哈哈大笑,隨即道:“杜公子,貧道也不做作,你的天資世所罕見,貧道起了愛才之心,愿將一生所學(xué)傾囊相授,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
杜明本就有學(xué)道之心,不然當年也不會去尋寶以致招惹一身麻煩,只是后來兩年被身上怪癥折磨,這學(xué)道之心才漸漸淡了下來。如今青塵提起,正合他心意,趕忙應(yīng)承下來,青塵本就是不講究繁文縟節(jié)的逍遙人物,當場就讓杜明拜了師禮。
收了杜明這樣的天資卓越的弟子繼承衣缽,青塵道人也是高興,興奮地說道:“好,好。你若學(xué)得為師道法,雖不能替你除去身上之患,卻能生出許多神通好處,將來你周游天下,尋找龍九子石像,也可多出自保之力,不懼那山精鬼怪之流。”
杜明自是喜出望外,見已拜了師傅,便將心中疑惑說了出來。
“師傅,徒兒也曾用天運觀測心之術(shù)驗過自己天資,確實毫無道心,為何師傅偏說愛我之才?”
“天云觀?什么破爛地方?沒有道心?怎么會?”青塵聽了激動地罵道,“什么騙人的術(shù)法,誤人子弟!如此良才美質(zhì),竟能說沒有道心,簡直狗屁!”
轉(zhuǎn)而對杜明溫和地說:“徒弟,你的天資為師不會看錯,乃是萬年不遇的絕佳道心,只是未經(jīng)雕琢,有如璞玉,不過如今有我在,定然不會埋沒了你!”
杜明一聽這位新拜的師傅連天云觀都不知道,還罵成破爛地方,不禁咋舌,天下敢如此謾罵道派領(lǐng)袖宗門的估計找不出幾人了。
接下來的一個月里,杜明安排杜默養(yǎng)傷,自己則跟著青塵道人披星而出戴月而歸,渴飲山泉,饑餐野果,偶爾獵些野味果腹,全部身心放在了道術(shù)修行上,青塵道人浪跡天涯多年,一身本領(lǐng)通玄,如今喜得佳徒,竭盡心力傳授所學(xué),似乎也為了證實青塵的天才之說,杜明的道法進境神速,一月時間已越過入門三關(guān),通竅天心,融會神識,體有神光固守丹田,穩(wěn)穩(wěn)地進入了第四步回光調(diào)息的境界,這種速度讓青塵不由又是一番贊嘆甚至妒忌,想到這是自己的衣缽傳人,又不由得老懷安慰。
這一日黃昏,杜明完成了每日的功課,隨著青塵道人提早回來。進了村子,就發(fā)覺氣氛似有不對,除了給他們開啟寨門的守衛(wèi),一路上竟是未見一人,細聽之下,似乎有喧嘩之聲從村中央場地上傳來,中間還夾雜著婦孺的哭喊聲。
書友評價
記不清是第幾遍刷這部小說《搖天柱》了,不過,每讀一遍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動,不一樣的收獲。或許,這就是讀小說優(yōu)于看電視劇的魅力所在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