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莫千并未多言,心中卻將鳳天豪以及吳家父子恨到了極致。
用過早膳,鳳莫千便帶著被鳳九卿藏起來的十七封偽證進宮面圣。
與偽證一同被送到明康帝面前的,還有吳道遠父子為官期間,買賣官職、行賄受賄、欺壓百姓、強搶民女的各種罪證。
這些罪證,早在鳳莫千的掌控之中。
遲遲沒有送到御前,是因為鳳莫千暫時不想打破朝廷平衡。
在朝當(dāng)官的,沒有幾人可以做到問心無愧。
只要大家面子上過得去,鳳莫千不會將事情做絕。
就算當(dāng)初舉報吳銘之科考作弊,鳳莫千也是例行公事。
哪曾想明康帝會動此大怒,一頓廷杖直接將人拍死了。
吳道遠為了吳銘之陷害鳳家,鳳莫千自然不會坐以待斃。
當(dāng)吳家的罪證以及陷害自己通敵的偽證被一一呈到御前時,明康帝果然大發(fā)雷霆。
不但削了吳道遠父子的官位,還將吳氏一族流放塞外,終生不得踏回京城一步。
從爹爹帶回來的只言片語中,鳳九卿意外得知。
朝廷調(diào)查吳道遠時,竟?fàn)砍冻鰠羌遗c曹家互有勾結(jié)。
這個發(fā)現(xiàn),在鳳九卿的意料之外。
曹家主事曹志誠,親姐姐是已故曹皇后,親外甥是鳳九卿前世誓死效忠的太子軒轅君昊。
上一世,被仇恨蒙了眼的鳳九卿,不聽師父勸阻,投靠到軒轅君昊門下與軒轅容錦為敵。
起因便是,她以為吳道遠是軒轅容錦麾下的擁躉。
當(dāng)年用偽證陷害她爹爹,也是受了軒轅容錦的暗中唆使。
鳳九卿會有這樣的猜測并非毫無根據(jù)。
吳道遠數(shù)次在明康帝面前站軒轅容錦這一方,好幾次還為了軒轅容錦與太子對抗。
若非鳳九卿重生,改寫了歷史,她永遠也不會知曉,吳道遠竟是曹志誠故意安插在軒轅容錦身邊的毒瘤。
雖然查出吳家與曹家互有牽扯,因為沒有實質(zhì)證據(jù),曹志誠又是一朝國舅。
明康帝只下令責(zé)罰吳氏一門。
曹家卻完美的避開了這場劫難。
吳家一朝獲難,亂成一團。
吳三水趁亂潛逃,試圖躲避朝廷追捕。
流亡時,他找到罪魁禍?zhǔn)坐P天豪在京城南郊的住所,質(zhì)問對方為何不按計劃行事。
鳳天豪也很冤枉。
那晚他派兒子鳳子聰溜進鳳府送罪證,鳳子聰回來時拍胸脯保證鳳家這次肯定完蛋。
預(yù)定好的事情為何會發(fā)生扭轉(zhuǎn),鳳天豪也不知道啊。
吳三水與鳳天豪發(fā)生爭執(zhí)時,鳳九卿偷偷尾隨過去看熱鬧。
這才知道,給鳳天豪出餿主意的,居然是只比她年長幾歲的鳳婉兒。
鳳婉兒是鳳天豪的女兒,鳳子聰?shù)拿妹谩?/p>
鳳天豪遠居外省,家財不豐,幾年前迷上賭博輸?shù)眉彝剿谋凇?/p>
得知遠房堂弟在京中為官,便想借堂弟之名來京謀職,還妄想將一雙兒女過繼到鳳莫千名下受其庇佑。
哪曾想鳳莫千并不接招。
鳳子聰失去了成為尚書府公子的機會。
一心想攀高枝的鳳婉兒,沒了尚書府給予的光環(huán),也失去了嫁入高門的機會。
鳳婉兒因怨生恨,游說父兄與吳家合作,準(zhǔn)備給鳳莫千致命一擊。
若非鳳九卿好奇跟過來湊熱鬧,這輩子也不會知道。
當(dāng)年害她家破人亡的始作俑者,居然是連名字都不配被她記住的鳳婉兒。
走投無路的吳三水與鳳家父子大打出手。
躲在暗處偷看的鳳九卿眼睜睜看著吳三水將成事不足、敗事有余的鳳天豪父子活活砍死。
混亂之間,被嚇瘋了的鳳婉兒舉起石塊,砸向吳三水的頭。
吳三水被砸得頭破血流,當(dāng)場斃命。
父兄死了,吳三水也死了,鳳婉兒顧不得其他。
匆忙收拾好包袱細軟,準(zhǔn)備離開京城這是非之地。
鳳九卿豈會如她所愿。
書友評價
第一次接觸作者元寶兒的小說,沒想到《鳳九卿》構(gòu)思的如此巧妙,故事情節(jié)超凡脫俗,別具一格,足可以看出元寶兒超群的文學(xué)功底和駕馭小說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