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過年可是大事,一年忙到頭,可不就為過個好年嘛。
鹿邑縣街面上,有比孟約還早的,為年貨忙和起來的鄉(xiāng)鄰。孟約并不很熟悉明時過節(jié)的習俗,她就照著自己習慣來。薰臘做臘腸這種事,只需要吩咐廚娘一聲,廚娘雖然對“用松樹楓樹油茶殼鋸末薰”表示不解,譙郡過年的臘貨都是曬干。但小姐吩咐下來,廚娘自然照著做,管你對不對,小姐開心就好。
這年頭的楓樹,漫山遍嶺野長,時下人拾柴取用,往往并不鋸樹,只斬枝用。半濕的樹枝架起來,覆蓋上混合好的油茶殼和鋸末,廚娘心思巧,還在其中混了陳年茶葉,泡去頭兩道水留下飲,濕茶葉便去薰肉。
才半月余,就薰得像模像樣,孟約心里嘀咕著“吃一口血壓都要爆表”,嘴上卻實在饞這個。薰雞薰豆干薰肝薰鵝各下一點合蒸一盤,吃得她整個人從里到外都妥帖了。
孟老爺:“往年也不是沒有從南地來的火腿,怎么沒見你吃得這么開懷?”
孟老爺說的是云腿,制作工藝和湘贛一帶的薰臘根本不是一回事,孟約雖然不是湘贛出生,她媽卻是的,吃慣了那口,幾千塊一根的火腿也就那么回事。孟約一邊喝著江草送來的山楂茶消食,一邊對孟老爺?shù)溃骸白詮纳洗纬赃^姚青帶的薰肉,火腿就不好吃了,這個才合我胃口呢。爹不也一樣很喜歡,還說我呢,吃完這一整盤功勞,有我一半,也有您一半?!?/p>
“是是是,年年說得對,只是薰臘口重,不可多吃,這一頓便罷,以后若要吃,需得度著量?!泵侠蠣斠彩潜幻霞s帶的,她吃得那么香,孟老爺不由自主就被帶了節(jié)奏。
“爹,也該往各處送年禮了吧,廚娘手好黑的,薰了整整十只豬?;仡^把這也加到年禮里去,吃不完可惜,要吃完吧,又擔心您和我吃不消。”孟約被廚娘嚇到了好嗎,不僅是十只豬,另還有雞鴨鵝,驢羊魚,另有一些野味。孟約看罷只感慨,地主家的年,果然不一樣。
“既然好吃,添作年禮也可以,不過十只豬不算多,家中上上下下這么些人,又不是光我們父女倆吃。家中下人染坊織坊飯館的工人過年總也得打發(fā)些,這樣算著,少說還得薰上十幾二十頭。”孟老爺說完就吩咐身后的管家記下這事。
孟約:縣豪的世界,我終于有點看懂了。
眨眼就快到臘八,孟約忙著準備臘八粥,這時孟老爺已經(jīng)將第一批年禮送出去。先是郡縣的官吏,然后是各家有生意往來的土豪們,孟府的下人送年禮回來時,還帶回來一個消息——譙郡郡守一家,在回鄉(xiāng)途中遇刺身亡,一家老小連同車夫等下人無一幸免,被拋尸于鹿邑縣三十里外的河邊蘆葦叢中。
“說是驚動了大理寺和督察院,看來不是死于盜匪之手?!?/p>
大理寺只審重案要案,督察院風聞奏事糾查百官,若非是官場陰私,涉及官員品階較高,何用大理寺和督察院協(xié)同刑部來查。
“不是這一天兩天的事吧,差不多得有一個月,那天我……喝醉酒,那位御史似乎就是風塵仆仆趕了遠路的?!泵霞s咂下嘴,天大的事跟她也沒什么關(guān)系,嘖嘖幾聲就放下繼續(xù)準備她的臘八粥料。
廚娘試了好幾次,熬出來的臘八粥都不是孟約記中的口感,料都差不多了,卻仍是少點什么。孟約向廚娘形容一下少的那一味,廚娘琢磨半天,拍著大腿說:“小姐說的可是大麥仁?”
“加進去煮一鍋嘗嘗?!?/p>
這回果然對了,大麥仁煮出來皮脆脆的,煮得再爛會有點彈牙,孟約格外喜歡這口感。喊廚娘照著這一鍋的方子煮臘八粥,照舊例,需得煮幾大鍋,與鄉(xiāng)鄰分食。
除與鄉(xiāng)鄰分食,各家還互相送,各家送的基本也就是個意思,誰真吃呢,互相送的各家,誰家不是細細備料,濃濃熬煮,各家貼合各家味。孟約想著,反正也就是個意思,不如煮個咸粥。
廚娘:小姐這些日子老往廚房禍禍,我都覺得我不會做飯了。
“小姐,真用臘排骨一起熬啊?”臘排骨大麥玉米碴子蕓豆飯豆大黃米白高梁米,配出料來是好看,白白黃黃的。
“反正又沒誰真吃,煮唄?!?/p>
廚娘:好的,小姐說了算。
煮出來倒是滿臘香混著米香氣,但廚娘卻沒敢嘗一口試試味,總覺得味道肯定很奇特。煮好粥各家送去,自然還是先往官衙,縣令家的門房接了粥,嗅嗅味,竟不是糖粥,一股子臘肉味。
雖說不吃,卻還是要送到縣令夫人那里去說一聲,縣令夫人聞著這味笑說:“孟員外家,今年倒是別出心裁,行吧,留下一碗,余的給郭少卿他們幾個送去,總是個意思。待會別家來送,也都留一碗擺貢桌上,余的送去,他們帶來的人多,準不會剩下?!?/p>
郭少卿是指大理少卿郭蘊,寒冬臘月被派遣到鹿邑來查滅門慘案,不可謂不凄涼。本來大理寺不用派人來的,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別苗頭,結(jié)果郭少卿成了池魚。既然來都來了,再凄涼差事還得干,案子還得查,好在有督察院王醴和刑部司主事邵康懷一道。
縣令夫人差人送來粥,不多時就送到他們?nèi)嗣媲埃N:“臘八粥?這什么味,聞著就不對勁?!?/p>
邵康懷出身農(nóng)家,沒出身高門的郭蘊講究,這會兒正好餓得慌,遂命人盛出一碗來:“應(yīng)當是臘肉,該是咸粥?!?/p>
郭蘊一臉拒絕,邵康懷便問王醴,王醴點頭,郭蘊:“那要不給我也來點,不用盛多,我先嘗嘗味?!?/p>
“前天吃的臘肉也是同一家的吧,聞著這味就是。”邵康懷到現(xiàn)在還記得那臘驢肉炒冬筍的味道。
管事笑說:“正是,邵主事若愛吃,小的吩咐廚下一聲?!?/p>
邵康懷忙答應(yīng),他是楚萍縣人,楚萍在贛地,這味道于他來說正對:“不知是哪家,味道似出自吾鄉(xiāng)鄰之手。”
管事回道:“乃是本縣孟員外家送來的?!?/p>
王醴本來在吃,這時卻忽然擱下,沖身后的小廝看一眼,小廝便立馬將粥碗收走。郭蘊倒吃出味來了,吃完又喊人再盛半碗,卻見王醴擱下:“重崖不喜此味,我倒覺得比甜粥好?!?/p>
鳥雀棲枝,飛落飛起,從不留連,樹也最好不生牽絆。
書友評價
最近生活有點煩,于是找了一部名叫《三醮奇緣之情為何物》的小說來打發(fā)時間,《三醮奇緣之情為何物》傳遞的滿滿的正能量,讓我重燃生活的希望,在此由衷感謝作者金花茶!